36氪孵化器内,仇志祥正在电脑前进行APP“嬉校区”的视觉设计,这是他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
几个月前,“嬉校区”的创业团队入驻36氪孵化器,孵化器不仅给他们提供免费的办公空间,还有各项“保姆式”服务。小仇说他喜欢这个年轻的团队,也喜欢充满激情的创业过程。
创客邦孵化器内,苏州橙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周阳与同事正在召开小组讨论会,技术服务是橙果信息的专长,目前他们正着手开发一款微信订房平台。在周阳看来,孵化器更像是一个大家庭,不仅有专业的运营团队,也有许多跟他们一样的“草根”创业者,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苏大天宫孵化器内,有一个来自意大利的创业团队,十多名成员全部毕业于佛罗伦萨大学,他们为各国设计师们搭建起了一个大数据平台,分享与传递设计的理念与乐趣。已经接近下班时间,团队还在进行“头脑风暴”,即将从孵化器“毕业”的他们说,青春就是用来拼搏的。
一个又一个朝气蓬勃的剪影组成了正在成长中的“金鸡湖创业长廊”。
2013年,园区积极响应国家创新号召,率先提出了“政府助力、鼓励创新、打造一体化创新创业生态圈”的云计算产业培育发展的总体思路;2014年6月,园区发布“云彩计划”新政,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云计算产业领域的孵化器建设,从孵化器设立、项目遴选、培育、服务对接、示范试点等创业的每个环节都给予鼓励和扶持,以营造“创业零成本、创新无极限”的生态氛围。
截至目前,已有来自国内外知名院校、企业、投资机构、媒体等17家单位在园区设立云彩创新孵化器,合计面积1.5万平米,提供免费工位1400多个。有以车库咖啡孵化模式的蒲公英创业吧、启点咖啡,有创新工场模式的创客邦,有专注于移动互联的CICI城市信息云平台梦工场,有以扶持大学生创业为主的苏大天宫,也有以媒体服务为模式的孵化器《创业家》杂志、36氪,还有与海外知名院校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合作建立的天使前期孵化器XLAB等等。
半年多来,各孵化器在孵及意向创业项目已达200多个,不仅吸引了北京、上海等全国各地的创业者,更涌现了众多大学生创业团队,甚至还有来自台湾、马来西亚的创业者。
曾经,马云说:“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现在,创客说:“踏上创业之路,就向着梦想迈出了一大步。”当下,园区正着手在全区范围内推广孵化器模式,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设立涉及更多领域的创新孵化器,打造一个区域型的“众创空间”,让“创客”们在这里描画梦想,迈向未来。
作者 唐晓雯/文 刘潇/摄《苏州日报》2015年3月27日
苏ICP备11051515号-2 苏公网安备 32059002001760号 版权所有: 苏州工业园区人工智能产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