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介绍

创新时代的“蜂巢”和“蜜蜂”

活动详情

非凡城市,这个春天不平静。

 

3月2日,巴塞罗那,蜗牛移动作为国内唯一参展的虚拟运营商参加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移动通信领域展览会“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并展出诸多震动业界的产品;3月20日,北京,信达生物与世界500强企业美国礼来制药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潜在合作总额达140亿元。

 

潮起蜗牛,信达收梢,园区惊艳。看似两件独立的企业大事,它们却牵连着一座城市共同关注的焦点:创新!没错,是创新。创新是驱动力,对于企业而言,没有创新的内生力,何来惊艳世人的产品?何来与大鳄的战略合作?创新是气象,对于一座城市而言,没有创新的细雨,何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万物生长?何来城市转型、产业变革?

 

“互联网让世界变平,同时它又让不同的‘蜜蜂’找到属于自己的‘蜂巢’。”这是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在说当下互联网自媒体的蓬勃发展,延伸理解,他说的不也相关城市与企业吗?创新让世界变平,同时它又让不同的“蜜蜂”找到属于自己的“蜂巢”,城市是“蜂巢”,产业是“蜂巢”,那“蜜蜂”可能是蜗牛,也可能是信达生物,更可能的是那些存在于园区的无数创新资源要素。

1432614150933174.png

体制政策篇

 

构筑“蜂巢”,园区政府能做什么?招商引资?搭建平台?不,园区政府能做很多。园区不乏创新资源要素,可无数要素在一起,需要的不仅是量变,更需要质变。如何更好的产生协同聚合效应,园区政府一直在思考。思考有出路,出路在于打破各种体制机制的制约。

 

金鸡湖双百人才、“千人计划”等

 

要说创新资源要素,本质上,“人才”才是构成创新资源存在并维持其运动的最小单位。关于人才,近些年,园区不断深入推进人才强区和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发挥载体聚才、院校聚才、项目聚才联动效应。

 

如你所知,园区有着各种关于人才计划的政策,譬如“金鸡湖双百人才”、“千人计划”等。据了解,目前园区新增“千人计划”人才22人、累计达97人,居全国开发区首位。省“双创计划”人才达119人,市“姑苏领军”人才达179人,继续保持省市第一。大专以上人才占就业人口比重达37%,硕士及以上高层次人才占人才总量比例达10.3%,总量和占比均居全市第一。

 

近日,由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课题组调研撰写的《苏州工业园区人才软环境建设评估研究》正式出炉,这份调研报告首次对激发园区人才创造活力的综合因素进行评估。《研究》指出,园区人力资本投入占GDP比例已经达到10%,超过国内一线城市如北京,人才对园区软环境综合评分为65分,达到良好等级。

 

人才能带来什么?也许没有人才,所谓的创新资源要素也就不存在了。

 

创新的金融政策

 

中小型科技企业要发展,政府能助力的以及助力最多的是在相关金融政策上。

 

早在2010年,园区便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苏州工业园区科技金融体系的若干意见》,意见中鼓励相关金融机构积极拓展直接或间接融资。譬如组建科技支行、设立科技小额贷款公司、推动企业上市融资等。意见中,内容很多,表面上是关于打造金融体系,事实上,这也是关于助力中小型科技企业发展的意见。

 

政府在推动,相关金融机构更主动。2010,交通银行苏州科技支行在园区成立,这是苏州地区首家面向科技型企业的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全新的机构有全新的金融业态模式,譬如交通银行科技支行的“苏州模式”——银行+政府+担保+保险+创投+券商+科技服务中介。金融机构更多的创新,对于中小型科技企业而言,也可能意味着更多更便捷的融资方式。

 

如果说创新资源要素是零散的,那园区政府的那些相关创新政策,也许就像那线,把各类创新资源“穿”起来,重新整合,让珍珠不再只是珍珠,而是珍珠项链。

 

科技园以及各类创新创业空间

 

创新资源要素是人,是企业,是平台,是政策,更是空间。在园区,各类科技园是最知名的创新创业空间:苏州纳米城,苏州国际科技园,苏州生物纳米科技产业园。关于这些科技园,毋庸赘述,它们在自我生长的同时,更助力成长。

 

时下,最热的莫过于“金鸡湖创业长廊”。相比各类科技园有一定的门槛,这里似乎“零门槛”。 如媒体报道所言,“没有本钱、没有人脉、没有经验,都不是问题,只要有点子、有创意,十几个不同类型的‘众创空间’提供个性化的孵化模式,奉送免费场地、免费培训、免费路演。”

1432614283108513.jpg

“零门槛”也有疑义,如创达特科技公司老总谭耀龙所言:“既然零门槛,那都去创业了,谁还来工作?”这是少有的来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下的冷静思考。这句话当然没有错,但再思考,凡事不都是一把“双刃剑”吗?也许,“金鸡湖创业长廊”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更多的价值在于,它更多的体现了一个国家、城市对于草根创新创业的开放与包容。

 

历史可鉴,无论是曾经的改革开放还是当下的转型升级,来自草根的力量始终无法忽视。是谁瓦解了桎梏的体制?是谁激荡了创新?是你,是无数来自草根空间里的你。

记者:崔开磊

来源:现代苏州

0

联系方式

活动基本信息

报名截止 收藏(0)

活动时间:2015-05-31 12:25到2015-05-31 15:25

活动地点: 苏州市 工业园区

主办方:1.

微信扫一扫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活动补贴申请 | 活动补贴

指导单位: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和信息化局

运营机构:苏州工业园区人工智能产业协会

技术支持:苏州购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反馈建议:service@isip.com 站内反馈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