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创客其实很火滴,他们用创意的激情,颠覆着传统的制造模式和消费形式,为你我的生活添姿增彩。
前不久,苏州第一届创业博览会在园区创意产业园举行,现场60多个“创客”的创业项目集中亮相。“心意盒子”、“空中警务平台”、“外骨骼”、“3D打印别墅”……等等创意成果层出不穷,让人大开眼界,啧啧称赞。
据了解,如今在园区的各类创意产业园、孵化器、高校、产业咖啡厅、创新工场等众创空间,集结着众多年轻的创客,他们在自己的“桌面工厂”、“创意工作坊”内,迸发奇思妙想,用创意的激情,颠覆着传统的制造模式和消费形式,为你我的生活添姿增彩。
园区是一个充满着无限可能和活力的大型创客空间
“创客”,是一群喜欢或者享受创新的人,他们努力把各种创意设计转变为现实。对于他们来说,整个苏州工业园区就是一个充满着无限可能和活力的大型创客空间。
在园区,已有19家“云彩”创新孵化器,力求通过社会化力量在初创、成长、加速三个不同发展阶段,为创客们提供产业化的孵化服务,孵化平台的运营模式由原来的政府行为转变为市场行为,以个性化定制的方式来提高创业服务效率和孵化成功率。
今年3月初,其中8家孵化器被科技部纳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体系,晋升“国字号”之后,这些孵化器将进一步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为了让创客迈好第一步,园区针对孵化器入驻项目的租金等问题,出台了扶持云计算产业的“云彩”新政,一经认定“云彩创新项目”,创客们在创业阶段就可获得10万至30万元创业补贴。
园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园区的创客群体现已渐成规模,以孵化器为主要形式的创客空间不断壮大,园区大力鼓励社会力量针对云彩创新项目,设立云计算产业相关的孵化器,经认定的云彩创新孵化器,同样可享受20万至50万元的启动资金扶持;对免费提供办公场地的孵化器,给予每平方米每月最高30元的房租补贴。一系列的政策扶持,让创客迎来了自己的“美好时代”。
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发展局信息化处处长李飞远认为,创客空间是“阶梯式”的服务,为创业者提供了“接力式”的帮助。“这些创新孵化器各有各的特长和优势,呈现了十分明显的多元化趋势,他们的落户集聚,形成了很好的地域效应,创客们现在在苏州很快就能找到圈子,找到资源,找到生存土壤,提升创新创业氛围,正是园区云彩计划最期待实现的目标”。
今年,园区将继续以营造全国最具吸引力的“创新创业生态圈”为目标,鼓励全国各地的知名大V、投资机构多关注园区、来到园区、投资园区。
“云彩路演”打通创业堵点 ,构筑公正透明的游戏平台
前不久,一场“云彩路演”的活动在蒲公英孵化器举行,这是“云彩路演”的第九场活动。“云彩路演”由园区云计算产业联盟协会承办,是云彩新政的重要内容,这个透明、短平快的路演平台,已成为越来越多云计算创业者一起玩的大平台。
参与“云彩路演”的项目由各创新孵化器推荐,通过网络报名,路演现场,经公开推选的评委和投资人的现场打分,路演结束当场公布结果,在路演中获云彩计划立项的创新项目,最多可获得30万的创业补贴资金和价值20万元的云计算、财务、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云彩服务。
园区云计算产业联盟的工作人员张甜告诉记者:路演平台的吸引力还在于它的高效、灵活和透明,而创客创业最需要的是公开透明的环境和短平快的扶持节奏。
李飞远认为,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就像搭建一个游戏平台,游戏规则和过程越是公开透明,游戏参与者才会觉得这个游戏可玩,才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一起玩。他说,现在公开透明不仅仅是云彩路演平台的特色,也是园区整体优势的一种体现,曾经有不少创业者向他发出过这样的感叹:“在园区什么人都不认识却把什么事儿都办成了,这样的环境最有吸引力。”
“另一方面,对创客来说,一个项目能不能获得快速高效的创新扶持事关生死存亡,而一场路演下来,在哪些项目上,可以得到什么样的支持,现场就可揭晓,这样的模式创业者肯定欢迎。”
“创客化”,是科技创新的必由之路
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其创新模式是随着技术进步、社会变迁应时而动的。
当下,互联网引发的改变已浸润整个世界,几乎所有产业都是互联网经济的一部分。要搭上“互联网+”的时代快车,就要善做“+文章”。这个“+”,即用户意识和思维,以及围绕用户而定制的创意、创见。从这一点上看,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企业的创客化是科技创新的必由之路。
只有做到创客化,企业才能赢得市场竞争。因此,如何借鉴引入“平等、参与、分享”的互联网思维,升级创新模式,是各类创新主体面临的课题,也是推动苏州经济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题中之义。
孵化器GBOX有关负责人李丰表示,在互联网时代,用户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倒逼各类供应主体思考如何满足这种个性化需求,而“创客”恰恰就是围绕用户需求、满足用户个性化消费的设计者和提供者,这是对传统商业模式的一种颠覆。
从这个意义上讲,今后,企业只有做到“创客化”,才能制造出满足用户消费需求的产品,着力营造 “创客文化”氛围,是新常态下,创新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记者:吴婧茸
来源:现代苏州
苏ICP备11051515号-2 苏公网安备 32059002001760号 版权所有: 苏州工业园区人工智能产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