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定义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以及国务院提出支持发展“众创空间”的政策措施后,这个春天,在美丽的金鸡湖畔,无论是创客空间的老总,还是跃跃欲试的众创客们,心间都涌动着一派无法抑制的激情。
创客空间老总有话说 >>>
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个春天里,苏州工业园区有一群探路的先行者,他们已在思考、已在行动,为创客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服务与支持。
叶明霞:用青春和活力孵化年轻的梦想
叶明霞,创客邦苏州基地总经理:我们注重创业团队的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给予他们扶持与资源共享,帮助他们在创新创业时少走弯路。
叶明霞,创客邦苏州基地总经理,这位年轻的美女CEO和身边的创客们一样,充满了活力。
创客邦最大的优势便是“年轻”,正如它黄绿色系的装修风格一样,让人眼前一亮,瞬时能感受到这里散发出的无限活力。 “希望创客精神成为一种大众创造和社会创新的力量。”全国两会为此吹响了进军集结号,朝这大目标,创客邦以自己年轻的企业团队为引领,突破固有模式。积极探索并营造出更适合创业者 “小而美、精而全”的众创空间。
“年轻是什么?年轻就是敢想也敢做,勇于用行动践行自己的人生梦想。”叶明霞坚定地说。
年轻的创客邦是博济科技园创新企业服务形式的一次尝试,专注孵化互联网+、智能创新、智慧产业等创新型项目,以“孵化基地+天使投资”、“市场运作++政府扶持”为核心的运营理念。为入孵项目提供统一办公工位、工商、税务服务一站式、天使投资等全方位的创业服务。
活力四射的创客邦,成立不到的一年已经组织举办了数场大型的沙龙活动,给入驻的创新项目搭建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受到了创客们的一致好评。“在创客中心,我们力争将所有的企业服务落到实处,包括创客办公、创客论坛、创客沙龙、创客天使、创客投资等等。”
当然,创客邦能给予创业企业服务帮助的远不止几个星期一次的行业分享或者融资路演。创客邦还力求在理论及知识上提供一个交流分享平台,定期举办的交流分享会让入驻企业间形成良性互动,集思广益、头脑风暴,在交流中相互学习改进、合作共赢。“不仅让许多创客有了相互结识的机会,也让创客空间被大众所认知。”这个目标在叶明霞的努力下,正在快速实现。
这里是创客们真正的家园
我们更注重创业团队的成长,以及在成长的过程中能给予他们的扶持与资源共享,帮助他们在创新创业时少走弯路。”叶明霞自豪地表示:“我们能为创业团队提供资源链接与产品市场化运作。产品上线了,需要服务器的资源;项目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投融资的渠道;产品成熟后,需要有市场化的运作;每个品牌背后都有一个搅动人心的故事,而创客邦会为每一个入孵项目提供体系全面的软性增值服务与资源整合平台。”
叶明霞告诉记者,创客邦推崇在基地创建“家园文化”氛围,创业团队与指导老师都是家里的一员,“我们有时会在这里搭帐篷,和这些项目工作者一起生活和工作,这里就像自己家里一样。这是加强创业团队成员感情交流的一个有力措施。”
同时,创客邦中还有很多优秀的创业导师,为创业者们寻找合作伙伴,帮助开展科学有效的客户调查、市场分析,有一大批的天使投资者可以提前介入,在项目营销方案、团队组织架构等方面给予专业指导,真正做到“授人以渔”,彰显 “企业孵化器”的本质功能。
更重要的是,叶明霞介绍,创客邦作为‘云彩’创新孵化器,在这里的创业团队还能享受到园区众多的优惠政策。
真正想创客所想是创客帮秉承的理念,与创客携手成长是创客帮不变的做法。相信,在这个春天,创客帮的梦想种子都将扎根发芽、茁壮成长。
吴晓梅:只要智慧相碰撞,咖啡厅里也能创辉煌
吴晓梅,蒲公英创业吧运营负责人:一旦创业,就像走上了一条崎岖不平路,开弓不回头,应该有破釜沉舟的精神。
这是一个卖情调的咖啡厅,同时也是创客们思想碰撞和创业孵化的众创空间。在这里,创客们点上一杯咖啡,享用免费开放式的办公环境,并且有机会遇见“伯乐”,让梦想闯进现实。
“我们希望营造一种轻松无障碍的交流空间,所以几乎零门槛地向所有创业者开放。有困惑时过来坐坐,会有朋友为你出谋划策;有好的创意时,来喝杯咖啡,会有配套资源帮你少走弯路。我们希望优秀的人才、创意的项目、靠谱的投资人都能在这里集聚,让这里成为一个轻松高效的众创空间。”蒲公英创业吧运营负责人吴晓梅说,为创业者应运而生,帮助解决创业难题,是“蒲公英”存在的理由。
蒲公英创业吧位于苏州工业园区创意产业园内,推门而入,轻悠的音乐飘然入耳,空气中飘荡着一股浓而不烈的咖啡香,倚门而立的吧台上,小黑板上密密匝匝写着项目名称、人才招聘启事和各种创业沙龙的预告。
阳光柔柔的上午,客人陆陆续续地落座,有的三五成群围着咖啡桌“唇枪舌剑”,有的窝在沙发里静静品读书籍,有的则是捧着电脑点击鼠标。吴晓梅和她的三位同事,穿梭于一张张咖啡桌前,聆听着一个又一个创业梦想。
去年8月,既是创客,又是投资人的吴晓梅,连同7位资深天使投资人的好友一起创立了蒲公英创业吧。为一个个和他们一样的创客提供找人、找钱、找方向、找办公场地等创业所需资源对接的平台。
吴晓梅给自己的咖啡厅这样定义,以创业、投资、分享为主题,既可以休闲又可以办公,还能举办行业沙龙、项目路演、实战培训,并为草根创客们提供低成本的办公环境的创业帮助。
来的人买上一杯咖啡,可以工作一天,享受免费的宽带、水电和开放式的办公环境。工作累了乏了,还能随意玩一把桌上足球、拳击、飞镖和呼啦圈放松一下。最重要的是,他们可以获得投资人和企业家的关注,共享专业的技术、管理、培训等服务,不同团队同台交流,了解最新的市场资讯,并通过“头脑风暴”的撞击,迸发出新的思路和设想。
一旦被“伯乐”相中,创业者就有资格入驻蒲公英孵化器,3个月免租金、会计、出纳、HR、行政等所有后勤服务费用,3-6个月的创业指导和项目孵化,以及风投大佬的投资。蒲公英创业吧则通过这些服务,获得创业团队一定比例的回报。
成立至今,“心意盒子”、“95后社交”、“线上装修屋萝卜”等10个互联网创意项目入驻蒲公英创业吧,最小的创业者年仅23岁。其中3个项目已经通过了风投评估,其中不乏千万元级别的项目。
我们的咖啡厅,卖的不只是咖啡
在这里,咖啡卖得很便宜,甚至可以说,这是个哪怕你不消费也会受欢迎的咖啡厅。没错,对于蒲公英,咖啡厅只是一个引子,一个线下载体。借此发现或发掘优秀企业和人才,孵化出好项目,源源不断地吸引投资人,才是蒲公英的终极目标。
吴晓梅说,蒲公英的核心优势在于资源和服务,他们有着资深的投资人和多个天使基金以及VC基金,还有云计算互联网方面的企业家为创业者提供指导。
现实的残酷、创业的艰辛,每天都在咖啡浓香间,暗流汹涌。创业吧成立至今,无数个项目找上门,可真正获得真金白银的项目却寥寥无几。许多人饱含热情地推开门,豪情万丈地递上计划书,认为自己的创意牛气冲天,可突然“一盆冷水泼来”,梦想遭遇质疑,甚至被批驳得体无完肤。“在这里,满怀自信笑着进来,噙着泪水不甘离开的人很多很多。”
但在吴晓梅看来,这很正常,创业者应该是“打不死的小强”。“一旦创业,就像走上了一条崎岖不平路,开弓不回头,应该有破釜沉舟的精神。”吴晓梅说,每一个创业者都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自己希望精心孕育他们,让这些种子落地、生根、发芽、成长。
一次头脑风暴、一个创意,一项设计、一个产品,这些点金术的背后,是创客们浓厚的兴趣爱好,以及愿为此付出的热情和动手能力。
这种“不以小而不为”的创意创新观和坚韧毅力,是创新型城市必备的潜质。创客 ,他们追逐个人梦想,释放内心潜能;他们是风向标,也是播种者。
创客们有话说 >>>
滕召智:创新是分享,更是一种追求
滕召智,苏州红树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EO:一根手指做不了出彩的事情,但一双手可以,滕召智,苏州红树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EO,在苏州创客群里大家亲切地叫他Ben。
滕召智在北京从事IT工作六年,2009年偶尔的一次来苏州出差,一下子就被这个城市所吸引,在了解苏州工业园区的创业政策后,滕召智辞去稳定的工作,来到苏州开始了创业。
“苏州工业园区为创客营造的环境很好,2009年来苏州时与当地一位老师做自由软件社区,发现苏州的制造业不同于深圳,有更强的软实力和研发基础,近两年的移动互联网企业更是发展迅速,硬件的基础加上互联网创新,苏州更有可能成为智能硬件的新兴根据地。”滕召智说。
仁爱路是园区正准备打造的创客街区。滕召智和自己的团队入驻仁爱路上的GBOX孵化器,享受了“一年免租,两年减半”的优惠政策,目前他们正从事手机游戏的开发工作,“我们正在研制一些人机互动方面的游戏,未来2年内的目标是设计一款和机器人相结合的智能游戏。现在大家玩游戏都还只是在屏幕里面玩,在未来,我希望游戏人物可以跳出屏幕,让玩游戏不单单是只有手指参与的活动。”
滕召智是苏州创客群中的“活跃分子”,几乎每天都会有“稀奇古怪”的点子与大家分享。滕召智认为,分享和协作是创客文化的精髓之一。“一个人不可能是全才,什么都精通。而创造是一个系统工程,学会分享才可以将不同领域的人才、资源聚集整合起来,才能在传统行业中进行创新。一根手指做不了出彩的事情,但一双手就可以。”
除了工作以外,滕召智还和创客好友们正在策划着运用传感器、无线网络、数据传输等技术做一些具有公益价值的项目。“像前些年的太湖蓝藻爆发事件,如果当时在湖中能够投放一些检测器,每天观察传送回来的数据,便可以及时检测到区域水质发生的变化,一旦氮磷等富营养化超标了,就能立刻采取补救措施,或许就能阻止蓝藻的爆发。现在我们就在设计这样的一些小型机器,希望可以把这个虽然小但是有利于全人类的项目落实下去。”
黄长浩:“懒人生活”,更需要创新
黄长浩:以创造为目的,去创造一些改善人类生活质量的发明。
黄长浩,甲骨文(中国)软件系统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的高级软件开发经理,然而IT男的他却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创客。
黄长浩受从事电子技工父亲的影响,从小喜欢电子产品DIY,大学时主修信息工程,工作后也一直从事着电子技术行业。
黄长浩说自己是个“懒人”,“懒”到说希望房子最好都是“活的”,可以很明了里面人的想法,就好像每个角落都有一个无形的管家,默默地提供着你想要的一切服务。当你想播放电影,房子就会自觉地关上窗帘;当你想翻开一本书,房子就会把电视关上,打开背景音乐……
2007年,一次在法兰克福机场,黄长浩发现头顶的灯会随着云散云开的变换、光线的强弱,而自动调节亮度。这个突然启发了黄长浩,为什么不把这个创意带进家中? 这可以切实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人进门自动亮灯,人离开自动关灯;根据光线强弱,自动开合窗帘;根据气候和温度,自动开关电油汀;根据主人作息时间,自动烧洗澡水……这都是黄长浩精心研制的智能家居。“年迈的妈妈因为记性不好,总是会忘记关灯,智能家居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还为我们家节约了很多电。”黄长浩得意地说,“现在妈妈都已经习惯了不按钮就能自动开关灯的厨房,到姐姐家去反而会感到不方便,她告诉我‘端了一大堆碗筷,根本没有手再去按开关,还是自动的好!’一个70岁的老人能有这样的体验感受,这让我倍受鼓舞。”
接下来,黄长浩打算将这套智能家居系统应用到办公楼和工厂,“办公楼经常会有忘记关灯和关空调的状况,如果全线应用,能给我们国家节省不少资源,同时,这也是渐渐改变人们生活习惯的一种项创举。”
黄长浩认为,近两年苏州创客氛围正在高涨,正犹如风雨淋水面,泛起涟漪,并逐渐形成了波澜。 “苏州是个安逸的城市,工作环境相对一线城市并不算残酷,创客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去支配理想,这样的氛围非常适合创新、创造。没有可怕的生存压力,便可以以创造为目的,去创造一些改善人类生活质量的发明。”
郭飞扬:让“Ted”成为现实,创新拉近你我距离
郭飞扬:让玩具成为家长的代言工具,这是一种创新的教育形式。
还记得电影《Ted》那只会讲话,懂得陪伴的泰迪熊吗?再过不久,真实版的“Ted”将会出世,它的“爸爸”便是郭飞扬。
郭飞扬,苏州蜗牛有限公司的APP产品开发经理,在自己2岁时就跟着家人离开苏州去了香港,15岁时一家再度搬家去了美国,一待就是20年,在国外接受多元化教育的郭飞扬,毕业于纽约parson大学,在2002年开始接触创客文化。
郭飞扬告诉记者,创客文化大约是从2006年左右开始传入中国,一些新奇的创意给人们带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创客文化,又叫做‘车间文化’,是从美国传入中国的,大多美国家庭里都会有一个类似车间的工作坊,维修、改造、创意、设计全在里面一气呵成,美国人要改装自己的汽车几乎是不去4S店的,都靠自己完成的。慢慢的,创客就这样产生了。”
现在郭飞扬正和自己的伙伴一起研发一款智能亲子玩具。这是他在生活中观察到自己孩子会和心爱的玩具对话,而萌发出的灵感,“孩子的世界是抽象的,命令的方式往往不会被他们接受,有时候孩子未必会听父母的话,但他们更会愿意信任自己心爱的玩具。”
郭飞扬就想为什么我不能设计一款玩具,和手机APP应用相连,然后进行三方互动。“这样父母就可以通过孩子喜欢的泰迪熊、小兔子或者是现在很红的大白等形体,和孩子沟通。无论是睡前故事、或是清早的叫醒等等通过手机APP全部能轻松搞定,让玩具成为家长的代言工具,这是一种创新的教育形式。”
郭飞扬告诉记者,苏州工业园区的兴起,让自己觉得很有面子。“离开家乡三十多年,我从来没想到小小的苏州这几年竟然在国外名声鹊起,是外国人最希望移民的四大城市之一。苏州的吸引力很大,特别对于我们这样的创客。这里的大环境很好,政策优惠力度也非常大,和国际接轨,在这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很幸福。”
潘晨:“创新”,是一种和“语数外”同样重要的能力
潘晨:基础的理论知识加上创新的思维能力,交融在一起,才能创造出绚丽的画卷。
潘晨,90后的年轻创客,和其他偏向产品技术研发方向的创客不同,曾就职于乐高集团教育事业部的他不仅是一名乐高发烧友,同时也是一位重视创新教育的热心人士。
在潘晨看来,创客的基础是教育。潘晨告诉记者,在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叫“STEM Jobs Act of 2012”的法案,即鼓励学生主修科学(S)、技术(T)、工程(E)和数学(M)领域的学科,并不断加大相关教育资源的投入,以培养学生技术创新的素养。这是《美国竞争力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最重要的战略之一。《美国创新战略》也指出,未来的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取决于其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关键则是STEM教育。
STEM的教学并不是简单地教授公式和概念,而是要把学生学习到的零碎的知识变成一个探究世界不同侧面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整个STEM体系的核心。潘晨认为,STEM学习是成为创客的基础,“中国也应当将STEM的教育理念引入课堂,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必定会被时代发展的洪流所淘汰。 基础的理论知识和创新思维再加上很强的动手能力,交融在一起,才能创造出绚丽的画卷。”
除了平日里的工作,潘晨在业余时间里,与自己所在的街道合作创办了一个公益性的工作室“智•造科普馆”,来普及创新教育。上学期,潘晨和街道从善耕实验小学招收了30名学生,义务教授机器人课程,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同时还会选拔优秀的学生去参加国际性比赛,开阔孩子们的视野。
潘晨介绍道,为响应“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参加过科技类比赛的同学参加“卓越联盟”高校举行的自主考试,在招生上会给予政策扶持。其中,同济大学率先推出了针对科技类比赛的优惠招生政策。迄今,同济大学已向近十位优秀获奖选手抛出橄榄枝。“通过同济大学对于自主招生政策的背书,这就可以看出如今的中国,对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的重视程度正在与日俱增。我很庆幸,在我的家乡苏州教育理念非常超前,尤其园区对创新能力培养非常重视,像西交利物浦大学、苏高中、园区独墅湖学校等都开设了创新实验课程或社团,专门辟出实验室,并配备科学仪器,供学生探索。”
“崇文”的理念可以塑造一个城市,“创新”的程度可以决定了一个国家未来的命运。潘晨说,“中国要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就需要先要让学生从单调的书本里解放出来,帮助学生具备未来国际竞争和发展所需要的能力。”
徐星星:创客创业,首先要先符合市场
徐星星,苏州无尾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CEO:只有符合市场需要,再加上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创客创业方能成功。
请大家回忆一下自己拍摄婚照过程的场景吧?1、和心爱的TA到婚纱摄影门店;2、看了大量的样片;3、在门店选择拍摄礼服(总共就这么几件)4、和工作人员确定时间(往往提前三个月预定);5、在当天和其他对新人一同被载到统一的拍摄地点拍摄。切问,这样的流水线操作出来的婚照能有特色么?
而无尾熊婚纱摄影平台就很好地解决了“拷贝式婚照”的问题。无尾熊婚纱摄影平台是一个实现婚纱摄影个人化需求的服务平台,它抓住了传统摄影行业的痛点,结合O2O的运营模式,让新人们实现在线选礼服,在线选摄影师,在线选片等过程,实现婚纱摄影网络化,个性化。
徐星星,苏州无尾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CEO,她所创设的无尾熊婚纱摄影平台在刚闭幕的创博会上荣获第三名,成为最受投资人青睐的项目之一。不久前,无尾熊婚纱摄影平台被园区36氪力邀进驻,并提供了6个月的孵化期。
“传统的婚纱摄影模式,作为新人根本不知道当天是谁来给我拍摄,拍出的风格究竟是怎样的?他们没得选择,因为接触不到摄影师。但若在无尾熊婚纱摄影平台,你就可以真实地观摩到每个摄影师的作品,根据自己喜好选择欣赏的摄影师,并且直接线上下单给他,把自己的想法直接与摄影师沟通,时间地点自己做主,想怎么拍啥就怎么啥,向隐形消费说no,向繁琐沟通说no 。”徐星星介绍道,“另外,如果新人不满意的话,可以拒绝支付,并给差评,让市场来评判摄影的优劣”。
目前,无尾熊婚纱摄影平台正处于前期筹备阶段,还在招摄影师入驻,在不就的未来徐星星会建立一个拍摄体验馆,为更多的新人提供更新颖的个性化服务。
在徐星星看来,创客创业要成功,首先要符合市场,不然会被市场的浪潮拍死在沙滩上。 “创客创业比传统创业的成功几率小很多,太前卫太先进太小众是激不起涟漪的,只有符合市场需要,再加上足够的时间和耐心,方能成功。
记者:吴婧茸
来源:现代苏州
苏ICP备11051515号-2 苏公网安备 32059002001760号 版权所有: 苏州工业园区人工智能产业协会